疫苗是预防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致病的重要措施手段,主要是通用过诱导人体对病原体免疫应答,让人体免疫系统对该病毒产生抗体,从而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其实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疫苗,帮助人体获得免疫力,避免患病。例如爱德华·詹纳发现牛奶厂挤奶女工手部感染了牛痘,从而获得了对天花的免疫力。进而将牛痘提取物接种给儿童,成功使其获得了对天花的免疫力。

随着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疫苗的生物制备方法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先进,现代疫苗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是通过生物技术不断扩增病毒,并处理和选育出致病力显著下降的毒株,从而制成减毒活疫苗。这一类的病毒疫苗由于是活疫苗,所以接种后能持续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免疫效果较好。病原体在宿主复制产生一个抗原刺激,抗原数量、性质和位置均与天然感染相似,所以免疫原性一般很强,甚至不需要加强免疫。另外疫苗生产不需要佐剂,也不需要对抗原蛋白进行提纯。所以工艺也简单,成本低。

减毒活疫苗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副作用:受接种的人免疫力底下,也可能引发感染致病;毒力减弱的病原体可能通过突变,恢复毒力,造成患病。

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采用的是非复制性抗原,就是死疫苗,可以理解为将病毒的尸体,因此,其安全性好,不会对人体引发感染致病,通过灭活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可以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让人产生相应的免疫力。

灭活疫苗的缺点是免疫原性弱,往往必须加强免疫。因为灭活疫苗只诱导体液免疫应答,但是负责合成抗体的细胞只能对这种病原体保持一定时间的记忆,一定时间过后免疫力就衰竭了。由于免疫效果弱所以需要多次接种强化,并且产生抗体保护时间短,一般几年后需要再次接种。

类毒素疫苗

类毒素是一种细菌毒素,经过特殊处理后,去除细菌毒素对人体的毒害作用,而保留毒素的免疫原性,从而诱导人体免疫应答产生抗体,这些抗体会一直保留并抵御其他进入身体与这种毒素有关的细菌,起到预防细菌感染和疾病的作用。作为常用的类毒素疫苗包括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分别可以用来预防白喉和破伤风这两种感染病。

亚单位疫苗

通过生物技术大量扩增病毒,然后利用化学分解或有控制性的蛋白质水解方法,提取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结构,蛋白质进一步水解产生的可以诱导免疫应答的多肽片段,筛选出的具有免疫活性的片段制成的疫苗。亚单位疫苗是将致病菌主要的保护性免疫原存在的组分制成的疫苗,所以也叫组分疫苗。

重组基因疫苗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引导合成能够诱导免疫应答蛋白质的基因片段植入到工具细胞中,让这些工具细胞批量生产相应的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然后再收集、纯华这些蛋白质,也就得到重组基因疫苗。常用的工具细胞包括大肠杆菌、酵母菌等等,通过简单、高效的发酵工业可以快速批量生产。

重组基因疫苗其优点是成分更加简单,质量更易控制。但仍有免疫时间有限,需要多次注射加强的缺陷,随着免疫原分子量和结构复杂性的降低,免疫原性也显著降低。因此,要想成功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重组基因疫苗一般需要特殊的结构设计、特殊的递送系统或佐剂。

载体疫苗

载体疫苗是找到病原体负责编译免疫原性蛋白质的基因片段,将基因片段植入某种已掌握其生物特性、没有致病性或者致病性极微弱的病毒上(例如腺病毒),通过这种无害的微生物这种载体进入体内诱导免疫应答。这种活载体疫苗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在体内诱导细胞免疫,保证了较强的免疫原性和准确度。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毕竟还是活病毒,所以运输储存有一定要求,需要全程冷链运输保存。

核酸疫苗

包括DNA疫苗和mRNA疫苗两种。就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病毒基因片段(DNA 或RNA ) 直接导入动物体细胞内, 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系统产生抗原蛋白, 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 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两者的区别在于DNA是先转录成mRNA再合成蛋白质,mRNA则直接合成。核酸疫苗具有稳定性好,免疫原性强等特点。

理论上核酸疫苗也存在潜在的问题或者副作用。首先,虽然病毒基因片段与宿主DNA同源重组的可能性很小,但随机插入还是有可能的,虽然还没有这个问题的定量数据,但是否诱导癌变仍然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其次,持续长时间的小剂量抗原的刺激可能导致免疫耐受,从而导致受者对抗原的无反应性。虽然至今为止的实践中,尚未发现这些潜在的副作用,但仍然需要关注和研究核酸疫苗潜在的风险性。

可食用疫苗

此类疫苗的载体是采用可食用的植物如马铃薯、香蕉、番茄的细胞,通过食用其果实或其它成分而启动保护性免疫反应。植物细胞作为天然生物胶囊可将抗原有效递送到粘膜下淋巴系统。这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有效启动粘膜免疫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