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产伤是指分娩过程中因机械因素对胎儿或新生儿造成的损伤,有些伤害是比较轻微的,随着产前检查以及产科技术的提高,产伤发生率已经很低。

大部分产伤可自行恢复,只有少数需要外科手术或是定期复健治疗,父母亲不要太过紧张,相信给予宝宝身体、心理的支持,并配合医师指示,定期回诊追踪,生产损伤应该都会有良好的恢复。

新生儿产伤的原因
  • 巨大儿:这是导致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常大小的胎儿都是通过母体的骨盆娩出的,但由于巨大儿的胎头大而硬,往往胎头会在骨盆入口处“搁浅”,再加上胎儿身体过胖或肩部脂肪过多,同时并发肩难产,则困难更大,常需施行剖宫产。
  • 早产儿: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早产儿的死亡率较高,因为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
  • 臀位难产:臀位是最常见的异常胎位。形成臀位的原因主要是胎儿在官腔内活动过大,比如产妇腹壁松弛、羊水过多或胎儿较小等,使胎儿在官腔内活动过于自由。
  • 头位难产:头位难产系指非枕前位之胎头,因在盆腔内回转受阻,成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或因胎头俯屈不良,胎头呈不同程度的仰伸,遂成面先露、额先露、顶先露等,此类因胎头之最大径线与骨产道诸径线不尽相适应,导致难产。
新生儿产伤的类型
  • 产瘤:通常发生于头位自然产,由于头皮的外伤造成表浅部位的出血性水肿,临床上不需要任何治疗,通常3天会消失。
  • 头皮血肿:较常发生于产钳生产婴儿,大部分血肿在几周内自然消失,少部分会有钙化情形发生。
  • 腱膜下出血:发生原因是由于胎头在通过骨盆腔时,外力的压迫和拖拉造成,临床上需注意大量失血、黄疸等并发症。
  • 线性骨折:最常见的颅骨骨折,因生产时头骨受到压迫引起,大部分的单纯性线性骨折不需要治疗,会自行愈合。
  • 颅骨凹陷性骨折:头部膜性骨凹陷造成,发生原因有可能是不正常的产道挤压、产钳使用不当,出生后头部外伤所造成,治疗以保守观察,真空吸引,手术矫正为主。
  • 枕骨分离:头部外伤导致,常合并后脑窝硬膜下血肿及颅内产伤。
  • 面神经损伤:可能与产钳使用有关,受伤的眼睛无法闭眼,患侧的脸部无表情变化。
  • 臂丛神经损伤:臂位分娩时头娩出困难、强力牵拉胎肩颈部。以上臂麻痹最多见,典型表现为患肢松弛悬重于体侧,不能做外展、外旋及屈肘等活动。
新生儿产伤的护理
  • 颅内出血:绝对安静、头部稍垫高,观察≥3天。护理操作减少到最低限度。必要的护理集中一次做完,动作要轻柔。尽力减少搬动。
  • 头颅血肿:头颅血肿是骨膜下血管破裂导致。使用胎头吸引助产多见,平产也有发生。位于新生儿头顶,单侧或双侧,有波动感,边界清楚,出生后1~3天可渐增大,不需处理,但要保护头皮不受损伤感染。4~5天后靠血肿本身压力新生儿凝血功能上升而停止发展,3~8周后逐渐吸收,少数机化后可终身存在。头颅血肿若过大,可因红细胞破坏产生胆红素而引起新生儿黄疸加重,应警惕核黄疸的发生。同时对过大的血肿严格消毒后抽出积血,加压包扎,给予抗生素和止血剂。
  • 皮肤损伤:负吸术及平产均偶可出现头皮擦伤,臀位产可造成新生儿会阴部、阴囊、大阴唇皮肤擦伤及血肿。护理要注意损伤的清洁,并涂以红霉素眼膏保护皮肤防止感染。
  • 胎头水肿:胎头水肿是胎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在胎头通过产道时受压迫发生剥离引起,范围大小不定、不受骨键限制,这种产伤不需特殊处理,让新生儿保持安静,在24h内会自行吸收。
新生儿产伤的预防
  1. 加强孕期保健,发现胎位异常应及时纠正处理,重视产前巨大儿的诊断,减少肩难产。
  2. 正确掌握引导臀位产的适应症和分娩机转。
  3. 对未成熟儿、难产儿、手术产和有过缺氧的高危新生儿,加强护理,延迟开奶,保持安静,肌注维生素K,以预防颅内出血。
  4. 如果产检时发现胎儿太过巨大或者有早产迹象的话,可避免顺产,选择剖腹产会比较好。当顺产分娩时发生难产问题的时候,为了保证母体和婴儿的安全,也要选择剖腹产,这样不仅能减缓孕妇的痛苦,还能有效预防新生儿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