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3岁时,宝宝进入学龄前阶段,这时候宝宝可以上幼儿园啦。宝宝现在已经能单独一个人睡觉了,并且习惯了睡觉、上厕所、刷牙等作息时间,已经基本能够自理。
到3岁时,宝宝进入学龄前阶段,这时候宝宝可以上幼儿园啦。宝宝现在已经能单独一个人睡觉了,并且习惯了睡觉、上厕所、刷牙等作息时间,已经基本能够自理。
语言发育:3岁以后开始逐渐向连续性语言发展,能离开具体情景表述一些意思了。3岁幼儿开始沉浸在自言自语的语言快乐中,这是宝宝语言发展的一个阶段。3岁以后,宝宝的思考就渐渐不直接说出来了,宝宝会静静地思考,并作出某作决定和行动。
身体技能:锤子、剪刀都要用一用,拖把、扫帚都要试一试,破坏东西一流高手,不会修理却有修理整个地球的愿望。捏橡皮泥、折小飞机、拼七巧板、玩电动玩具……一切都不在话下。宝宝的空间感提高很快,能成功地把水和米从一个杯中倒入另一个杯中,而且很少撒出来。可以用积木搭成复杂的结构。会给娃娃穿脱衣服,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
运动能力:走、跑、跳、站、蹲、坐、摸、爬、滚、登高、跳下、越过障碍物,3岁幼儿的运动能力应有尽有。宝宝应该已经会拍球、抓球和滚球,能接住2米远抛来的球。经常玩秋千、翘翘板和滑梯能提高孩子对自己身体的信心。让宝宝玩跳房子游戏,亲子单脚蹦:牵着宝宝的手让他单脚换着跳,可练习跳跃能力。
认知能力:会唱简单的儿歌,说简单的故事。能数到几十甚至100,会做数字汉字的配对。能认识4-6种几何图形,切分圆形1/2或1/4。拼上4-8块的拼图。从图中找出缺漏部分。从地图中找出自己居住的城市。能画一些简单的图形。有的宝宝可完整地画出人的身体结构,虽然比例不协调,但是基本位置已经找准了。宝宝记忆力很好,会引述过去发生的事。
情感发育:父母和看护人性格怎样,人品怎样,怎样对待宝宝,都深深地在宝宝人格发展的道路上留下印记,甚至影响宝宝一生的发展轨迹。如果父母总是向宝宝发脾气,宝宝就会把发脾气”看成是一种敌视,宝宝相应地会养成用敌视”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习惯。如果父母总是否定宝宝,批评话语不断,宝宝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缺乏自信。
社交能力:宝宝个性与家庭的影响很大,如果你怕孩子吃亏,过分保护,就会使孩子胆小怕事,遇事畏缩躲避。如果允许孩子在家当小皇帝,他就会在外面很霸道,欺负别人,不善于与人共处。到入幼儿园时这种个性就更突出。三岁时应及时引导和纠正,培养孩子开朗活泼,善于与人相处的良好性格。
3岁宝宝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为了维持宝宝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每日必须供给宝宝六种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这个年龄的宝宝有可能患上便秘,这有可能是因为宝宝吃了太多的奶制品,而水果、蔬菜和水的摄入相对不足。如果学龄前的儿童排便的时候感觉疼痛,大便干结或有一到两天的时间没有排便,立刻改变他的饮食结构。
宝宝吃饭:集中注意力吃饭。一些宝宝习惯边吃边玩,还有的喜欢边吃边看电视。这些不良进餐习惯都易造成宝宝吃饭分心,影响食欲。
宝宝睡眠:3岁大的宝宝通常每天需要睡12小时,其中晚上要睡10~11小时,白天睡1~2小时。3岁幼儿日间小睡的差异比起2岁的幼儿要大很多。
宝宝口腔:3岁时乳牙已经全部长齐了,这个时候宝宝的口腔中有20颗乳牙,从龋齿的发病来讲,上前牙是比较多发的,到了3岁就开始出现后牙的龋齿了,所以这个过程中家长除了刚才说到一个是口腔刷牙习惯的养成,另外,要鼓励宝宝自己刷牙。要注意龋齿和牙龈发炎。
父母的习惯容易影响儿女。以前,都说孩子在行为习惯上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事实上,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由于父母在家中往往以“权威”或“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大到生活习惯和爱好,小到一笑一颦甚至某个细微的表情,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父母的生活习惯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健康,还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许多父母子女不仅长相性情相像,他们的行为模式甚至由此引发的疾病也可能如出一辙。因此,父母的好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