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是致病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败血症如果伴有多发性脓肿,病程较长,就称为脓毒血症。败血症的致病菌一般有细菌、真菌等。败血症一般发病都非常急,症状主要有怕冷、高热、呼吸急促、心动过速,以及皮疹、关节肿痛、肝脾肿大和精神、神志改变等。严重败血症患者可出现器官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等症状。因此,一旦有败血症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由于孩子的身体抵抗力要比成人低很多,所以在儿童中因为血液感染而诱发败血症的概率是相对比较高的,这种病菌也会因为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素质的不同,症状也会表现出不同,比较轻的症状就是一般的感染,如果感染严重的话,就会引起休克,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衰竭,从而威胁到生命。

败血症的症状

首先,如果发现孩子持续的发高烧在39度以上,表现出特别的冷,打寒战,退烧的时候又会出非常非常多的汗,有的个别身体情况比较弱营养不良的孩子,或许没有发热但是却表现出来没有精神,面部颜色也是发现有灰白色,严重的孩子还会发现神志有点不清,呼吸急促,心率加快,那么就要引起特别的重视,孩子有可能得了败血症。

另外,败血症的症状还表现在孩子皮肤受到过损伤后,在孩子的四肢或者口腔里会出现瘀斑,皮疹等现象,有的孩子还会觉得肠胃不舒服,腹泻不止,吐血,大便带血,关节部位会有肿胀的疼痛。

引起败血症的原因
  • 细菌入侵:败血症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细菌入侵血液造成的。儿童及其容易受伤,如果伤口没有及时处理,细菌就有可能通过伤口进入血液,从而出现败血症。还有皮肤、黏膜发生破损和伤口感染、大面积烧伤、开放性骨折、疖痈、感染性腹泻、化脓性腹膜炎等病症,也容易导致致病菌侵入血液。
  • 慢性疾病:如果有营养不良、血液病等慢性疾病,就跟容易出现细菌感染,而细菌感染后就会直接出现败血症的情况。
  • 药物引起:如果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可使白细胞减少或抑制炎症反应,而有利于细菌真菌蔓延、扩散,当白细胞减少的时候,细菌就会很快的扩散,进入血液,导患败血症。如果长期应用抗菌药物,也容易导致菌株耐药性增强,不断繁殖而增加感染机会。
  • 免疫功能:虽说细菌入侵血液后会出现败血症,但是并不是100%会致病,如果人体免疫力下降,细菌进入血液后就容易导致败血症。
败血症要怎么治疗
  • 基础治疗:患败血症后,体质会变得很差,这个时候要采取基础的治疗方式,给予高热量和易消化的饮食,补充足够的各类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给予新鲜全血、血浆和白蛋白等支持治疗。除此之外,还需要多注意儿童卫生,避免出现其他病症。
  • 抗菌治疗:败血症诊断一旦成立,在未获得病原学结果之前,应尽快给予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以后再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给药方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其他治疗: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可能会开出除抗生素意外的其他药物。如果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化脓病灶的,也要及时的做引流或穿刺排脓等处理
如何预防败血症
  • 伤口及时处理:儿童都是比较好奇好动,但要尽可能避免外伤,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如果出现一些伤口破损,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消毒处理,避免细菌从伤口进入到血液。
  • 如果有痤疮、痈、疖等皮肤症状,要避免挤压疖疮、痈等,不要随意弄破,容易导致皮肤感染,。
  • 保暖:儿童的抵抗力比成人要差,所以在天气寒冷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保暖,避免儿童出现感冒、发烧的情况。
  • 营养均衡:儿童营养均衡才能让身体更健康,所以在儿童的饮食上,父母要让儿童做到不挑吃,各种食物都应吃点,保证营养均衡。
  • 多运动:只有抵抗力弱的情况下,细菌入侵血液后才会快速感染败血症。所以要多锻炼儿童,增强儿童的抵抗力,提供身体素质。
  • 个人卫生:从小养成儿童良好的个人卫生情况,按时的洗澡,可以很好的清洗皮肤上的细菌,而且还能做好皮肤的护理。
  • 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并密切观察口腔、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道等处有无真菌感染。
  • 孕妈妈在生产前,要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如培养发现B组溶血性链球菌生长应及时治疗,以免新生儿出生时受细菌感染,预防新生儿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