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夏季,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儿童时期常见病、高发病。主要是由疱疹性咽峡炎由肠道病毒引起,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初期发现宝宝咽部红肿,口腔内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可形成溃疡,由此引起吞咽难受、进食哭闹、不愿进食等症,病情加重时伴发高热、呕吐、惊厥、精神不振。

6个月-5岁的儿童是易感人群。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被唾液、疱疹液污染的食具、玩具、毛巾等传播,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呈散发性或流行性。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症状
  • 首先幼儿口峡炎起病是非常着急的,也就是病情发展比较快,而一般常见的表现是高热,咽喉痛,流口水,食欲不振和常常伴有脖子,小腹和四肢疼痛,严重时还会出现呕吐的情况。
  • 在发病两天内患儿的口腔粘膜会出现少数的灰白色的疱疹,周围布满红晕,一般主要分布在扁桃体前部,也有分布在软腭,舌部等。
  • 在接下来的两三天内,水泡会慢慢转变成浅溃疡,当疱疹破溃成小溃疡时,患儿就会非常难受,会出现哭闹的情况。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症状较为相似,很多妈妈都会把它们混淆。

  • 病原体不同:两者均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但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而手足口病最常见的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16型病毒和71型肠道病毒。
  • 疱疹位置不同: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只有口腔内有疱疹,如口腔咽腭部位、悬雍垂的黏膜上,而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手、足、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都可出现疱疹,且手足口病部分患儿口腔没有疱疹,仅手足出现皮疹。
  • 严重程度不同:疱疹性咽峡炎极少出现重症患儿,而手足口病部分患儿会并发心肌炎、脑炎、肺水肿等重症,严重时个别患儿甚至会死亡。
疱疹性咽峡炎的过程
  • 潜伏期:这个时段的病毒是存在潜伏的时候。患者一般不会有任何的症状表现。但是病毒在这个时候却在体内的大量复制,潜伏期的病症就具备了传染性,稍有不注意就会传染给别人。而且多数的患者潜伏期是一到两天。
  • 高热:潜伏期一过,疱疹性咽峡炎及进入爆发期,也就是家长所看到的孩子突然间发病,出现发热的症状,严重的患儿体温可超过40度,有不少孩子可能会因为高烧引发抽搐。家长应注意监测孩子体温,注意给孩子进行降温处理,严重情况下,需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 出疹:患儿在发热期时咽喉发红,待退烧后就会生出白色疱疹,疱疹波及范围包括软腭扁桃体,甚至舌头表面等处。
  • 疱疹破溃:随着病情发展,患儿口腔中的疱疹会从最初的白色样疱疹开始破溃,出疹期和疱疹破溃期都会影响患儿的进食,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在此阶段,家长应注意护理。
  • 愈合期:疱疹破溃后,会很快开始愈合,这也代表,疱疹性咽峡炎即将痊愈。
怎样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1. 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强,为避免宝宝染病,尽量少带宝宝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幼儿园有小朋友患病,让宝宝少与TA接触。
  2. 定期清洗宝宝用品:宝宝常用的餐具、水杯、毛巾如沾了患儿的唾液,使用后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妈妈应定期对宝宝用品进行清洗消毒,减少感染机会。
  3. 注意口腔卫生:年龄较小的宝宝自己不会刷牙,口腔中容易有细菌滋生,妈妈应每日帮宝宝刷牙,护理好宝宝的口腔。
  4.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宝宝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饭后记得喝水,少吃煎炸油腻的零食,少吃刺激性强的食物,规律饮食。
  5. 提高身体免疫力:让宝宝多到户外运动,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同时避免感冒,减少患病机率。